中国人是人参的专家,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各种记录和小说中,千年的人参都扮演着神奇的角色,是制作神奇丹药的必要药材,也是延续生命的神奇植物。
因此,人参在两千多年前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辽参,又被称为高丽参。在古代,辽参常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随着对人参需求的逐渐增加和无节制的采摘,野生人参的数量正在减少。尽管如此,人参的供应量却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长白山地区挖掘人参。
在其他朝代,这或许并不罕见,但在清朝时期,情况却有所不同。当时,东北地区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为了保护清朝的祖地,康熙不允许其他人随意进入。
即使在明朝时期,人参的价格并不如现在昂贵,而在嘉靖时期,人参的价格只有1钱5分一斤,远比现在便宜。然而,由于清朝在东北地区的活动,他们早就喜欢使用人参干饭,并将其引入中原。
在入主中原之后,人参也成为了官员上朝必备的物品。在上朝之前,他们会在嘴里含一片人参,因为不能吃喝或排泄,只能靠人参来保持体力。
人参片被含在口中,成为大臣们上朝必备的物品,这就导致了人参价格的持续上涨,同时也有不少人为了赚钱而私自动手挖掘人参。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清朝规定只有皇室成员才能采摘人参。顺治五年,禁止大臣采摘,只有宗室内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人才能派人按照规定的数量去挖掘。
康熙三十六年,明确规定了宗室每年可以前往关外采参的数量,其中亲王可以采摘70斤,而最低的奉恩将军只能采摘7斤半。
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再次下令,八旗贵族一律停止采挖,从而确保皇室拥有采参的独享权利。
康煕时期的皇帝对人参的重视,使得其价格一路飙升,几乎可以与黄金相提并论。从《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的数据显示,普通人参在康熙年间价值50-60两一斤,而头等人参更是高达80两一斤。
到了乾隆年间,人参的价格更是飙升到了-两一斤,嘉庆年间更是涨到了-两一斤,到了道光年间,人参的价格更是达到了-两一斤。
这使得人参的供不应求状态更加明显,引起了西方传教士的注意。他们看到人参长得像树根一样,却能卖出黄金的价格,不禁非常眼红。
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杜德美在中国东北绘制地图时,偶然发现了珍贵的人参。他仔细描绘了人参的形态,并在年寄给中国教区会长一封信,详细描述了人参在中国的价值,并附上了自己绘制的人参图。
他还大胆推测,在地理条件相似的地方,或许也能找到人参。
在康熙五十五年(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拉菲托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读到了杜德美的文章,得知当地的印第安人已经很早就将人参当做药用,并且治疗头疼、创伤以及不孕等方面效果显著。
于是,他将杜德美所绘制的人参图案展示给印第安人看,他们一看便认出这就是他们长期以来使用的草药。在印第安语中,人参被称为“嘎兰特区恩”。
当印第安部落拉菲托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草药,法国人立即意识到了它的价值。他们知道,人参在中国的价格可以与黄金相媲美,而他们在中国进行贸易,所以他们决定将这种草药引入中国贸易。
于是,他们除了购买印第安人的毛皮外,也开始大量收购人参,准备将其出口到中国。然而,由于清朝禁止私人挖参,人们对人参的需求并未减少,反而更加旺盛。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东洋参和朝鲜的高丽参开始流入中国,并且价格不菲。年,一个法国皮货公司尝试将西洋参出口到中国,这种几乎与人参一模一样的草药立即受到了欢迎,价格惊人,令西方人欣喜若狂。
自此,西洋参的贸易开始兴起。
西洋参,宫廷御医推崇的补品正文:西洋参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补品,据说其效果与辽参相当。辽参以热性著称,而西洋参则是凉性,适合体内虚热的患者。
这种补品的效果得到了宫廷御医的验证,因此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且,西洋参的价格与辽参相当。乾隆十五年(年),法国人首次在广州贩卖西洋参,共40担。
随后的乾隆二十九年(年),法国人又运来28.7担的人参。从那时起,西洋参的进口量不断增长,价格也随之上涨,从每斤1.44两银子上涨到每斤两银子。
看到法国人赚得盆满钵满,英国人也加入进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人到北美收购西洋参,并且贩卖到中国。总结:西洋参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补品,其效果得到了宫廷御医的验证。
由于其价格合理,进口量不断增加,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时期连接中国与西方的重要贸易枢纽。当时,美国刚刚独立不久,经济困顿,但通过与中国进行西洋参贸易而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此时,美国在阿巴拉契山脉发现了丰富的西洋参资源,也加入了这一贸易行列。这些成功的淘参者的故事被贫穷的人们传颂。
乾隆四十八年(年),美国的“中国女皇”号满载29吨西洋参从纽约出发,经过一万八千英里的艰难航行,终于在半年后到达珠江黄埔港,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艘驶入中国的商船。
这批西洋参立即被抢购一空,总共卖出了29.1万美元。返回时,他们又购买了大量的中国茶叶、丝绸和黄金,大赚一笔。
由于美国的旗帜看起来像一面花旗,因此西洋参又被称为花旗参。
中国的清朝时期,随着瓷器贸易的兴起,美国也开始大量向中国出口西洋参。这些西洋参主要通过美国旧金山的集散地,经过香港广帮参药铺的加工,再被转运到中国各地,其中以上海最为集中。
据统计,从年到年,美国一共向中国出口了万磅的西洋参,折合约万吨,总价值达到了万美元。
当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西洋参几乎都是野生人参,与中国本土的辽参相比,产量只有七八公斤,主要用于供应达官贵人,而在民间使用更多的是西洋参。
然而,由于过度采摘,美国北方各州的西洋参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濒临灭绝。虽然如此,西洋参在中国依旧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的价值堪比黄金。
然而,一旦没有了野生人参,怎么办呢?美国的老友们开始尝试自己种植西洋参,并将其出口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