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8月23日,扬州市召开第25场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
会上通报:8月22日0-24时,扬州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月28日至8月22日,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当日27名确诊患者达到医院康复,累计出院例。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介绍,截至8月22日24时,共有例确诊病例医院治疗,其中轻型34例,普通型例,重型2例。例确诊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38例、普通型例。
目前所有患者都在全力治疗中。
一天3地“高转中”、1地“中转低”
8月22日起,扬州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
广陵区汤汪乡、邗江区邗上街道、邗江区大学北路以西、文昌西路以南、新城河路以东、文汇西路与文汇东路以北合围区域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截至目前,扬州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23个。
核酸检测首次未检出阳性样本
王劲松介绍,8月22日,扬州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46.56万人,当日未检出阳性样本。
今天,扬州将继续对邗江区蒋王街道、甘泉街道、槐泗镇、方巷镇、公道镇、杨寿镇、杨庙镇、瓜洲镇等8个乡镇、街道;广陵区汶河街道、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等4个乡镇、街道,经济技术开发区施桥镇、八里镇、朴席镇3个乡镇,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生态科技新城全部区域,集中隔离点,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
“足不出小区”居民可分楼栋错时出户
王劲松介绍说,为进一步精准实施疫情防控,今天起,扬州对封控管理小区的管控措施进行调整,主要涉及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科技新城等。
具体来说就是:“足不出小区”,小区居民可以分楼栋错时出户,但须戴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不在小区内聚集,依然倡导非必要不出户;除工作人员外,非本小区的人员不得进入小区。工作人员主要是指涉及市政服务、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生活保障等国计民生行业和疫情防控岗位的人员,工作人员凭通行证出入小区。
王劲松提醒,管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调整并及时对外公布。再次提醒大家,面对高传播力、高病毒载量的德尔塔病毒,疫情防控这根弦要时刻绷紧,稍有不慎都将功亏一篑。广大居民朋友要继续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商贸企业“双保”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供给
扬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叶荣明就该市当下如何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答记者问。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商贸企业,特别是承担市场保供任务的企业,肩负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双重任务,任务确实很重,压力确实很大。”叶荣明说。
疫情发生后,扬州市商务局成立10个检查小组,会同主城各区商务部门,每天对2家农批市场和17家大型超市进行检查,严格查验两码一证、测温、核酸报告、场所消杀等情况。8月21日,组织42家商场超市、家餐饮企业1多名从业人员参加线上消杀培训,邀请省疾控中心专家讲授商业场所消毒、从业人员防护等知识。
“受疫情影响,我市大型商贸企业市外采购受到了很大限制。”叶荣明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该市打通六合发货仓供货渠道,协调大润发个集装箱物资运达本地;开设常州凌家塘市场“保供扬州专用区”,帮助联谊等企业采购了吨农副产品;还在镇江金山物流中心设立应急物资中转调运接驳站,帮助东园食品中转了约80吨货物。
疫情期间,扬州市下发了《关于加强民生物资保供车辆进出主城区管理的通知》《全市重点物资保供车辆通行管理办法》,快速办理车辆通行证,打通保供通道。截至8月22日,市、区两级商务部门为民生物资保供企业开具车辆通行证张,采购物资30多万吨,保障了货物运输畅通和商品供应充足。
疫情期间商贸企业提供服务可获补贴
因疫情防控需要,扬州不少商贸企业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叶荣明说,为了支持企业发展,8月19日,扬州市政府出台了“保企业稳预期促发展十条措施”,符合条件的商贸服务企业可以享受缓缴住房公积金、相关税款和援企稳岗等政策。
同时,对疫情期间餐饮、生鲜类商贸服务企业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的,将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对为承租企业减免租金、物业费用的商业综合体、农批市场、电商园区等载体,经核准,将给予房产税3个月的应纳税款减免。该市已在本地媒体和商贸局网站上发布项目申报办法,广大商贸企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