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首次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交手,顶级中西医专家
TUhjnbcbe - 2025/5/2 22:20:00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在与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下称“德尔塔”)交手一个月后,6月26日,广州中风险地区终于清零,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

从临床救治角度上,德尔塔有何特点?广东积累了哪些救治经验?中医药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6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下称“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两位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对临床病例和救治过程展开了分析。

专家组认为,从临床上观察,德尔塔重症比例达15%。救治过程中,专家组探索建立了一套免疫系统评估系统,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指标,实现早期阻断转重症化趋势。同时,中医治疗重症发挥了一定疗效,强调“扶正”,多使用参汤补气。

转重症比例高,病情进展快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

南方日报、南方+:在本轮新冠疫情,收治的确诊病例情况如何?

隆云:在本轮疫情中,广州共收治了例确诊病例,均在广州医院集中救治,截至目前共出院91例。医院则收治超过10例确诊病例。应该说,目前广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在好转,他们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仅有1例危重症病人在院治疗。

南方日报、南方+:这是德尔塔病毒首次在国内出现,变异毒株有什么新特点?

隆云:从临床收治情况来看,这一次高龄患者比例高,有三分之一病人超过60岁,年龄在80岁以上则超过10例。德尔塔毒株特点是潜伏期短,临床症状重,危重症和重症比例达到了15%,而且核酸转阴时间较长。

张忠德:在临床上,我们发现病人发热比例很高,超过80%,其中高热(温度超过39摄氏度)的比例高达34.5%。由于德尔塔病毒载量高,患者感染后,病情进展很快,既往要7-9天才转为重症,这一次不到4天就有可能转为重症,严重者在24小时内转为重型或直接转为危重型,这为救治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中医治疗强调“扶正”,多采用参汤补气

南方日报、南方+:从中医证候的角度上,应如何认识德尔塔?治疗上有何差异?

张忠德:这一次,我们判断本轮疫情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核心病机为暑湿化热、疫毒侵肺、元气大虚。与武汉、河北、云南等病例相比,由于南方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患者汗多,所以病人“湿毒”程度更重了一些。

在治疗上,整体思路与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保持一致,只是根据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原则,以及病毒的新特点进行微调,这一次广东更强调“扶正”。一些重症患者早期以气虚为主,表现为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微弱、舌苔黄厚腻等,此时我们使用西洋参汤补气,如果是气虚伴有阳虚者,则改用高丽参。

南方日报、南方+:在救治重症病人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忠德:中医药应对轻型和普通型有较好的效果,在阻断重症上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认为,高热持续48小时不退是患者病情转重的重要信号。因此,在清热解暑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了安宫牛黄丸,希望达到早期阻断重症化趋势。

在危重症和重症的治疗上,治疗组目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始终坚持现代医学救治手段,尽早使用呼吸机和ecmo,同时灵活使用中医药方案,托住患者生命体征,为免疫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

经过了中西医协同治疗,已有1例危重症患者撤出ecmo,3例危重症患者拔管,8例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阻断57例有重症倾向的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为防控德尔塔变异毒株提供了宝贵经验。

探索免疫功能评估系统,阻断重症化趋势

南方日报、南方+: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

隆云:从临床表现来看,年龄超过60岁,有基础疾病、持续高热不退、氧合能力下降等,是轻症转向重症的高危因素。相比之下,小孩转重症的比例低很多,这是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进一步解释。

南方日报、南方+:在重症救治上,我们探索了哪些经验?

隆云:这是德尔塔病毒首次在国内出现。在与它交手的过程中,专家组逐步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

患者感染病毒后第5天至7天,会感觉很难度过,因为此时他们多有缺氧等表现,同时伴有影像学的改变。

关口前移是行之有效办法,专家组探索了一套免疫功能评估体系,及时筛查有重症趋势的病人,采取综合性措施,阻断病情发展为重症。

南方日报、南方+:评估病人免疫功能,具体如何实现??

隆云: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治疗暂无特效药,治疗原则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控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速度。

首先,我们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次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交手,顶级中西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