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中药大数据盘点2021年中药材进出口顺差
TUhjnbcbe - 2025/6/2 15:42:00

作者:贝多芬之吻

来源: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

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国际经济动荡下行的压力影响,国内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受阻。虽然年较年明显回温,但整体仍低于正常年份水平,且顺差加大。

以下是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的具体分析:

一、年中药进出口整体情况

图1:中药材进出口主要商品量值(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1.1从贸易额看,受年国际新冠疫情反复及国际形势严峻影响,各国通关贸易量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年,我国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0.6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40.9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10%;进口总额达19.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07%,顺差21.24亿元,略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1.2从贸易量看,中药材进出口总量达20.52万吨,其中出口数量13.75万吨,同比下滑了4.81%;进口数量6.77万吨,同比下滑了0.59%。

二、年中药材进口品种分析

图2:年中药类进口品种TOP10

2.1从贸易品类看,年进口类中药材主要集中于滋补类、防疫类和香料类品种,其中以香料类品种为主导。

2.2从品种排名看,根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平台监测,年中药类进口品种中,燕窝需求排名第一,薄荷需求位居第二,中药类进口贸易额排名前10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药食同源类品种。

2.3从进口金额看,年燕窝进口贸易金额为35.32亿元,同比下滑了18.18%;薄荷进口贸易金额21.65亿元,同比下降5.43%。燕窝作为滋补营养品的社会需求一直向好,在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渠道消费量也明显提升。同时,作为防疫用药的薄荷,由于国际防疫形势严峻,以及产品用途的多样性,社会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4从进口增长看,年肉桂进口贸易金额2.52亿元,同比增长.55%;肉豆蔻进口贸易金额3.00亿元,同比增长.54%。增长迅速的品种归属香料类药材,其增长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内经济稳健增长,使得国内餐饮行业迎来了小春天,从而促进了香料类药材需求的明显增长。

因此,滋补类(人参、西洋参、燕窝等)、防疫类(薄荷、菊花等)和香料类(豆蔻、胡椒、肉桂等)中药材成为年中药材进口贸易的主力军。

三、年中药材出口品种分析

图3:年中药类出口品种TOP10

3.1从贸易品种看,年中药类出口品种中,肉桂需求排名第一,薄荷、枸杞子位居第二。中药类出口贸易额排名前10的品种依旧集中于药食同源类品种,其中,香料类品种表现突出。

3.2从出口金额看,年肉桂出口贸易金额18.39亿元,同比下滑了12.11%;枸杞子进口贸易金额7.65亿元,同比增长1.70%。

肉桂作为大宗香料类品种的社会需求巨大,同时挥发油的药用作用显著,社会需求明显。枸杞子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作用,作为居家常用养生中药材近几年的社会需求较为显著,同时由于其润肺作用效果良好,产品用途的多样性得到很大程度开发,社会需求增长显著。

3.3从品种的出口增长看,年,八角茴香出口贸易金额6.91亿元,同比增长58.12%;红枣出口贸易金额4.74亿元,同比增长45.05%。

3.4具体品种分析

八角茴香不仅在调料领域需求巨大,同时其挥发油对于流感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突出,药用需求也增长显著。并且,由于年其价格从高位回落,刺激了前期被抑制的消费,因此出口量明显增长。

红枣的出口额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养生保健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有红枣今年产新后价格快速上涨所致。

因此,具有防疫效果(八角茴香、肉桂、半夏、菊花、川芎等)、提高免疫力(红枣、枸杞子、冬虫夏草、鹿茸、山药等)的中药材成为了出口中药材贸易的主力军。

但由于疫情防控餐饮行业低迷,全球对胡椒、孜然等大宗调料品种需求不足。其中,胡椒年整体消费量预计下滑30%以上,导致这类品种整体贸易量下滑,需引起行业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大数据盘点2021年中药材进出口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