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团建就此解散,三四十岁的中年粉们又重新把焦点落在了柴米油盐、一线房价,他们知道,打榜引流做数据这事,只能热闹一时,把握当下,才是日常。
——遇言姐
这两天,遇言姐的朋友圈和微博,都热闹得不得了。
一群“懒得刷存在感”的好友,突然间纷纷冒出了头。
彼此见面的问候也从“暑假孩子在上什么夏令营”或者“下学期报什么英语课”变成了“夕阳红团建”、“ilun绝不能输ikun”之类的暗号接头。
周末和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闺蜜诉诉衷肠,谁想接通视频电话后却看到了一个满眼血丝、头发蓬乱的“宅女”。
我以为她可能遇见了什么人生中少有的坎坷,以至于连最爱的LAMER都抹不去一脸的疲惫,结果她却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一脸亢奋地嚷嚷——
ilun终于反超蔡徐坤拿下超话第一了!
那种青春洋溢的样子已经有将近十年未曾目睹,让我想起当年初中暗恋的男生给她回了一个小纸条时候她的样子。
夕阳红团建广场舞
大家的反常,源自7月16日晚豆瓣上的一个帖子。
有网友发帖询问:
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这位单纯的小粉丝一脸认真地表示:
周杰伦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转发评论都没破万,他的粉丝真这么多吗?
这句点火的疑问瞬间拨动了千千万万中年人的神经。
因为竟然有流量粉丝在微博上大放厥词“让过气明星和老年人们看看顶流的实力”。
Pardon?Excuseme?
中年人们瞬间在朋友圈招呼——“是孩子们的暑假作业不够多吗?”还是没有让他们报夏令营“彻底封网”?
追星可以,每天不做作业刷数据可以,为爱豆在微博这一亩三分地吵吵架可以,但是这样轻视靠顶级实力屹立不倒的周杰伦,并且将一片真心follow他的粉丝直接拍进“中老年”的范畴就不可以。
这种蜜汁自信,将问题瞬间抬升至“流量”与“实力”正面硬刚的高度。
谁没少年过?谁没有过偶像?谁的偶像不是最好的?
被拨动神经的“中老年”粉丝们,自发地一边哄着孩子、批着作业,一边拿起手机,发誓要为曾经的情怀奋力一搏——
当然在找回情怀之前可能需要先激活一下微博,找一下当年绑定的手机,抽空在高中同学群里问清楚“超话”到底是个什么鬼,还要一个帮一个照着教程做任务攒积分。
不但中学同学要参加,睡在我上铺的姐妹10年8载没说过话的也随便打个招呼,甚至还同仇敌忾地组建了令人感动的“夕阳红粉丝团”,此种盛况,堪比席卷全国各地中老年群体的“网络广场舞”。
▲大家各种打榜刷水
因为“中年人”一旦认真起来,即便已入佛系,那也是武僧。
无数情怀不死的中老年用短短4天时间,将新浪微博上的周杰伦超话排位,生生从百名开外推到了第二名。
在21日上午反超霸榜54周的“蔡徐坤”超话,并且碾压般地赶超将近万分。
要知道,排在第三名的朱一龙,总积分也不过是万……
我并不知道在这场全民打Call的“夕阳红团建”中到底出动了多少粉丝,我唯一相信的是数据:
在5天时间内,新浪微博周杰伦超话的粉丝增加近万,单周影响力积分由不足30万增长至余万。
而其中恨不得百分之80的粉丝都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微博上还有个超话啊”,最后就连周杰伦本Jay也耐不住好奇,注册了个新号跑上来看个热闹。
▲还“惊动”了《人民日报》,优秀
作为被迫营业的周杰伦中老年粉,这个周末枸杞泡大枣多喝的那几杯没白费——毕竟昨天北京是40多度的高温,刷刷水也会去火。
集体夕阳红刷水团也是个体力活,偶尔跳跳健身,24小时不眠不休地跳,对养生不好。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星,哪个不是闪闪含金
但,请别忘记,被贴上“过气中年人”标签的人们,在当年也是妥妥的“叛逆少年”啊。
在那个流量、数据都没有的时代,在那个PS没有绿屏抠图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年代,我们这群背着“小皇帝”人设的80后,追星也追得很单纯、很用心。
当年台湾小虎队横空出世,一曲《青苹果乐园》,让无数怀春少女的日记本里自此多了大段类似“周末午夜别徘徊,快到苹果乐园来,欢迎流浪的小孩,不要在一旁发呆,一起大声呼喊,向寂寞午夜说BYEBYE”这种语文老师看了会骂人的句式;
郑智化的《水手》,让一票只知道玩泥巴往女生书包里扔虫子的熊孩子提前30年拥有了沧桑的人生感悟,每天省下3毛钱早餐费,饿得看黑板都是重影,只为了能在一个月后去买一盘他的盗版磁带珍藏;
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让无数叱咤时尚秀场的Tony总监,在当年就深刻理解了二八分的魅力和海飞丝洗发水的飘柔,也让无数中学教导主任开始认真地潜心撰写“中学生发型守则”;
张信哲的《信仰》专辑,因为磁带被全班同学传递被磨损,而不惜翻脸,与最好的姐妹决裂,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在暗恋的男生说出“张信哲的声音太细了不喜欢”这种言论之后,声泪俱下地控诉“你轻蔑的不过是张信哲的声音,但摧毁的却是我的世界”,从此萧郎是路人;
“年少不听”的李宗盛的《凡人歌》早在年就掀起了一股“国风”热潮,谁要是能哼哼几句“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出来,并且装模作样地大谈一通“生活本意”,在同龄人眼中的地位直接堪比当下的文化大V,而92年推出的《鬼迷心窍》用一句“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直接定义了当年情书的标准格式。甚至后面冯唐说出“春风十里不如你”这样的话,你都觉得哪里比得上李宗盛的这一句。
中年人的底线,就是当年我们共有的情怀,是我们少年最美的那一种柔情。
以至于,当周杰伦横空出世的一瞬间,好像所有的江湖门派都已经不再重要,你就是要喜欢周杰伦,听他的《星晴》、唱他的《双截棍》、哼他的《安静》、弹他的《不能说的秘密》;
以至于,你会对原来不屑一顾的那样的身高、那样的小眼睛、那样坏坏的笑都有了认同。
关于男生的帅与不帅,远没有一首歌重要,班里那个会弹吉他在楼道里唱周杰伦的男生突然就变成了班草......
当然,我深知,不同的时代,一定会涌现不同属性的粉丝。
和当年被围追堵截“不学好”的我们一样,他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共鸣”——
从港台四大天王、小虎队到韩流HOT、东方神起、EXO,再到鹿晗、蔡徐坤、迪丽热巴;
从盗版磁带到《当代歌坛》再到24小时随时随地的明星动向。
娱乐的高度繁荣,信息传播途径的裂变式进化,生活的压力让正处于人生拼搏阶段的“夕阳红”们早已疲惫不堪。
当年我爸我妈至少还有机会和我一起听听《星晴》,在“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的时候假装喜欢这个大男孩的才气;
在听《双截棍》的时候假装佩服这个“小伙子口齿不清竟然还能念下大段的rap”。
但是我们真的无法假装自己喜欢“流量坤坤们”,因为我们真的不懂流量明星背后的一波波操作,也不会为了一首首听都没听过转瞬即逝的口水歌去浪费时间注册打榜。
我们佛系,是岁月和生活带来的我们的实际,是生了娃没有办法风花雪月的妥协。
在一众粉丝为了偶像数据哭天抢地的时候,我们早已参透“实力无需数据高攀”的道理。
一首传唱了20年的经典,如果和一个数据流堆砌出来的网络产物较劲,那都不叫互殴,那叫“降维攻击”。
夕阳红打榜,揣的是“无聊了去跳跳广场舞”的心思,是为了当真有人动了我们的“小情怀”时,亲身下场教人学会“尊重”二字。
就算嘴里含着西洋参、脑袋上抹着清凉油,我们也是会团结起来,会一起拼命的,因为生活可欺,但曾经的情怀不可欺。
夕阳红广场舞怎么样?夕阳红跳起广场舞来照样能用诺基亚干掉智能机的流量包月。
这才叫历久弥新、厚积薄发。
不信你看,几轮交锋下来,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超话平台。
不过无妨,就当是我们夕阳红粉丝团送给他们的福利好了,我们要的是证明。
身为夕阳红的一员,遇言姐真的怀念那时的“年少轻狂”。
那时的追星,是一盘张信哲的磁带传遍全班,是路边音像店飘出的摄人的王菲,是每个少年珍藏的写满歌词的日记本,是偷攒下零用钱换来的海报贴画;
夕阳红们追星,是喜欢一首歌,进而喜欢上一个人。
正如同当下的孩子们用眼角余光鄙视“养生”的我们一般,我们“中年粉”也在打心眼里同情这届“只知爱豆不知情怀”的粉儿。
因为他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大数据推送出来的,少见经典,没有永恒。
就连《流浪地球》中老年90后吴孟达,听的怀旧曲是抖音神曲水草舞,或许还有《一人我饮酒醉》。
这个时代沉淀下的就只有这样的音乐吗?
中年的我们会庆幸,至少我们还有周杰伦。
每一代粉丝都如巨星,归于平静
一周结束,周杰伦的超话被锁定在一亿的数据。
新一周开始,不出意外,仍将是流量粉的天下。
有夕阳红直接放话:
周杰伦你记住,就这一次了哈,以后靠你自己争气!该发专辑发专辑,该开演唱会开演唱会,你的歌迷年纪大了,只想给你花钱!这些数据打榜啥的,搞不动!你想都不要想有第二次!
一切都像是微起波澜的水面,荡漾之后,依旧一汪宁静。
不过,能看到宁静的,也一定都是曾经荡漾过的眼睛。
夕阳红团建就此解散,三四十岁的中年粉们又重新把焦点落在了柴米油盐、一线房价,该鸡娃的鸡娃、该送NASA夏令营的送NASA夏令营。
打榜刷水做数据这事,只能热闹一时。
在“人生”这件事上,我们终将分道扬镳,谁也替代不了谁。
每一代的粉丝追星的历程都有不同,但是每一代粉丝人到中年都会趋于平静,会看透一次次交锋,刷榜下来笑到最后的不过是平台和话题发起者,进而选择忽视。
这就是生活,我相信这不是我们中年人最后一次的突击,下一次不为周杰伦,也可能还会为什么“江湖令”召集。
我们心中的少年还没走远。
▲电影《赤焰战场》剧照,一群前CIA、FBI特工的老人们的“活力”夕阳人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